
孙坦:数字技术怎样助力农业农村的现代化?
?
?
?
新京报:在你看来,如何解决这些问题?
孙坦:在今天,农业机械和信息技术的融合,正在快速发展,它的结果就是智能农机装备,以及人们常说的农业机器人,在国外一些地方,农业机器人发展得很快。这是未来农业机械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,对我们来说,农业机器人和智能农机装备未来的作用同样非常重要。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,农业劳动力的平均年龄持续增长,在未来,我们必然要面对谁来种地的问题,农业机器人将会成为替代的劳动力,同时还可以达到节本、提质、增效的目的。
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铭
孙坦:随着生态环境的改善、乡村环境的美化,更丰富的农业业态在不断发展,比如康养、农业休闲旅游、农业观光、都市现代农业等。在这些方面,应该大力发展服务贸易,线上线下相结合,也就是O2O。双方交易的不是货品,而是一种服务,也就是说,通过电商去宣传本地好的风景、好的民宿、好的农产品,吸引游客线下到本地进行康养、休闲、观光旅游和农事体验等。当前,农村的O2O发展还非常薄弱,未来有着巨大的空间,这也是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最有效的途径。
?
?
?
新京报:当前电商助农越来越普遍,是否也是数字技术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?
孙坦: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的叠加,在农业科技中前景非常广阔。我们知道,农业是一个复杂场景,它不是标准化、通用化的场景,而是个性化的场景,影响农业生产的因素非常多。而当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结合之后,我们可以瞬间找到影响作物产量的各种因素间的相关性,目前,通过人工智能和大数据,可以在五秒钟之内对种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,进行分析和决策,最终找到影响作物生长的关键因素,这就是所谓的增强分析。
产业兴旺 需转变生产模式
孙坦:今天的农业科技,和上一个时代已经完全不同了。比如生物技术与信息技术的融合,正在不断运用到农业科技创新领域。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叠加,对生物育种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。我们选择良好的基因、良好的遗传性状,然后在大田中对它进行表型的验证,通过基因型和表型的关联,分析哪一个基因位点对哪一个表型进行控制,然后进行相应的生物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,就能够把最好的基因和最好的表型保留下来。当前,生物育种和计算育种,已经成为了全球和我们国家育种的最前沿方向和主流的模式。
?
?
?
孙坦:这里可能要规避或警惕两个问题,第一是农村的空心化,农业劳动力持续减少、老龄化的问题。这方面,一是进行劳动力替代,同时让农业生产变得高科技化,打造新一代的农人,让更多有知识、有文化的年轻人,愿意回乡去进行高科技农业生产的创业。第二是避免农民进城、老板下乡,就是农民放弃农业经营,到城市里面务工、学习和生活,资本跑到乡下去进行土地的流转和土地开发,这对国家粮食安全、生态安全都可能带来不利的影响。解决的办法是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,考虑怎样以农民创业为主体,同时以资本支撑、政府保障,去实现乡村振兴。
人工智能 与大数据结合改变农业
?
新京报:你认为应该如何应对这样的挑战?
新京报:在你看来,解决这些问题,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?
?
?
?
?
技术发展 破解技术带来的问题
?
?
?
“以信息技术为核心,去融合生物技术、材料技术和其他的相关技术,在农业的数字生产、数字经营和数字治理方面,都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,最终实现农业生产节本、提质、增效,实现农村的生态宜居、产业兴旺、治理有效、农民富裕。”在8月6日举行的新京报夏季峰会上,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孙坦说。
新京报记者 周怀宗
?
?
?
孙坦:技术造成的问题,仍需要技术的发展去解决,我们需要考虑,怎样通过数字经济、数字金融和区块链,去解决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问题和品牌信任度的问题。我们需要推动C2C到B2C,把农民组织起来,形成农民合作社,形成合法的企业,去进行商品的质检、注册,以企业的形式面向全国的消费者。再进一步,可以从B2C向B2B,进生鲜超市、大型商超,就是B2B的模式,在这个过程中,区块链技术,对农产品溯源、质量保障等都有很好的帮助。